证件印刷的印后工艺是提升产品质感、防伪性和耐用性的关键环节,以下是结合多源资料的8种核心工艺详解:
通过热压将透明塑料薄膜与证件表面粘合,形成防水、防污、耐磨的保护层。分为光膜(增强光泽度)和哑膜(呈现磨砂质感)两种。适用于证书封面、卡类证件表面处理,可延长使用寿命30%-50%。
采用热压转移技术将金属箔(金/银/彩金)附着在证件指定位置,用于徽标、编号等关键信息,呈现高光金属质感。特殊防伪烫金箔可结合微缩文字或全息效果。
通过紫外线固化技术,在证件特定区域(如国徽、照片区域)形成高亮透明涂层,提升耐磨性且具备防伪功能。UV涂层厚度通常为3-5μm,硬度可达3H铅笔硬度。
使用雕刻铜版(精度±0.02mm)对证件进行立体压印,形成触感明显的浮雕效果。常见于国徽、印章等图案,深度控制在0.3-0.8mm间,配合全息防伪技术可形成三维动态效果。
采用激光雕刻模具(公差±0.1mm)进行:
异形卡体成型(如圆角身份证、芯片卡开槽)
防伪齿孔设计(0.5-1mm微型孔阵)
折叠式证件折痕处理
结合纳米压印技术,在证件表面形成动态全息图案,视角变化时可显示3D效果。防伪等级达到B级以上,常用于护照、警官证等。
采用丝网印刷技术,在证件特定区域(如防伪码)覆盖可刮除的银灰色UV油墨,刮开厚度15-25μm,残留率≤5%。
凸码印刷:采用树脂字粒压印,凸起高度0.15-0.3mm
磁性号码:添加Fe3O4磁性油墨,可用专用设备读取
荧光编号:紫外光下显色的特种油墨
工艺选配建议:
基础证件:覆膜+烫金+凸码
中端证件:增加UV局部上光+击凸
高端证件:激光全息+刮刮银+磁性号码
特殊需求:生物识别芯片埋入需配合RFID模切工艺
更多工艺参数(如温度压力范围、材料规格)可参考原始技术文档。
电话
微信